English

“吧”一种压缩饼干

1999-09-10 来源:生活时报 瘦马 我有话说

在中国,“吧”增值的部分正在被挖掘被扩展甚至被御用。

这些“吧”的访问者与物品构成了一个无形的相互作用的“场”。我们于是有诸多问题可以顺便发问:人与书与网络与咖啡如何同时发现了彼此的需要?人与物之间的对话是不是一种被掩藏着的城市存在?或者换一种方式讲,城市的秘密就散落于那些荧光绰绰的“吧”中,暴露在那些“吧”中人的脸上,发间,眼神里。

另外一个重要的情节需要得到重视,即不同的物品又与人构成了意向繁复的“场”,或者叫做“场景”。物品的差异只与消费能力(表现为钱)发生关系,差异本身没有导致更深的意义。改变这一切的是人面临不同物品的态度。比如,中国人对咖啡的态度。咖啡及其咖啡文化都是舶来品,中国人被打动的地方不是“味道好极了”,“味道好极了”的东西中国人凭着意念就可以琢磨。中国人终于意识到维持和寻找生活中的平衡有时并不需要多大外力,有时就是一点暗示,一些平常的热情。“咖啡吧”(原来我们通常叫做“咖啡厅”)进而成为城市人“现代”的象征物,这种相互支持的状况又引发了茶馆的兴盛,再后来这些茶馆又被叫做“茶楼”、“茶坊”、“茶社”。人们对名称的在乎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商业炒作的嫌疑,但也不能否认茶这种物质本身所涵盖的多重文化可能。基于这个前提,我们觉得人们对“吧”的命名怀有相当复杂的情绪。一方面,按照我们上面的说法,“吧”是人们对城市文化理想在空间上的寄寓,是城市文明的一种“压缩饼干”;另一方面,“吧”与其他休闲方式的任意接轨破坏了“空间上的寄寓”,使其沦为纯粹的媚俗行为。

有鉴于此,我们情愿再给“吧”一个形象的说法:“城市文明的压缩饼干”。饼干可以解除饥饿的威胁,但压缩的饼干是没有营养的,它供养不起一个城市以及它的灿烂文明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